close

昨天晚上(105.07.31)離開切斯特(Chester)之後,趕往旅程的下一站:伯明罕(Birmingham)。我們把伯明罕當作是英倫旅行的一個中繼站,計畫在這裡過兩個晚上,以此為出發點拜訪英國著名風景區柯茲窩(Costswold)的幾個鄉下小鎮:史特拉福(Stratford-upon-Avon)、水上伯頓(Bourton on the Water)、姊妹史特勞(The Slaughters)。自助旅行的好處是彈性大,所以在英國旅行的實際情況和出國前的計畫略有不同。幸好我們功課作得足,也很能享受隨機應變的樂趣!

 

伯明罕在切斯特南方,距離約130公里。搭英國國鐵前往大概花了1.5小時。伯明罕的國鐵站(New Street新站)明亮寬敞,頗有現代感。與原先在網路上閱讀形成的伯明罕印象(市區老舊、凌亂)大異其趣,心中的陰霾一掃而空。

 

出國已經在訂房網站先訂好了這家旅館:Staycity Aparthotels Newhall 。離新站不遠,但沿途道路有點起伏,遇到上坡時,拉著行李箱行走有點累人!旅館位於一條不很熱鬧的街上,外表看起來平淡無奇,但人家可是四星級飯店呢!

 

飯店Lobby不大,櫃臺兼賣輕食,跟漂亮的金髮美眉辦好Check-in後,進房。旅館裡有自助洗衣機,趕快把多日來穿臭的衣服洗一洗!

 

旅館不提供早餐,幸好隔壁就有一家超商,昨晚已經將早餐買好了。用完餐後,決定先到在伯明罕南邊距離約52公里的史特拉福一遊。其實在201273日,格主一家人的第一次自助旅行(英國14天),就已經來過史特拉福,那時參訪了莎士比亞故居(Shakespeare’s birthplace)、霍爾園(Hall’s Craft)和納許之屋(New place & Nash’s House)。所以這次算是舊地重遊。史特拉福的火車站長這個樣子,小小的磚造建築。

 

史特拉福的原名應該是「雅芳河畔史特拉福」(Stratford-upon-Avon),是英格蘭心臟地區柯茲窩(Cotswold)的一個重要旅遊景點。Stratford之所以要加上upon-Avon兩字,是因為倫敦地區也有一個史特拉福。不過,「雅芳河畔的史特拉福」聽起來就文青多了!

 

出了火車站,拐了幾條街,這棟有強烈視覺風格的傳統英國老屋就矗立在眼前。白牆黑木、厚重屋頂、煙囪、細格玻璃窗集於一身,這不就是都鐸式建築風嗎?格主尤其喜歡白牆外懸掛的花卉盆栽,真有畫龍點睛之效啊!

 

路邊咖啡館的牆上、桌上也都擺滿鮮豔的草花(這盆草花是長壽花)。英國人似乎是個愛花的民族,不管到那個城市,民宅或街道上不時都能看到滿滿的色彩。

史特拉福的老建築主要是集中在亨利街(Hanley street),仍保有很多都鐸式建築風格的小屋,如果不理會櫥窗、招牌,有如走進時光隧道。這棟老屋的牆壁和粗木顏色與傳統的白牆黑木都鐸式建築大異其趣,看起來作為結構體的木條是原色,但土黃色的牆壁極有可能是後來漆上的。

 

隔壁一家老建築已改為商店,屋外的禁衛軍木偶威風凜凜的幫商家守住著這個側門。看起來頗有年矣,因為來史特拉福的遊客蠻喜歡給他拍照,所以部落格遊記經常可看到他的身影。 

 

如果說切斯特(Chester)的都鐸式古屋群(參見英倫漫遊:古典切斯特采風一文)像是富貴人家的話,史特拉福的都鐸式建築就是小家碧玉了!這裡的古屋群格局都不大,蓋得也不高,外表看起來頂多是二層樓,不過就是會讓人覺得有一股英國風濃得化不開!

 

當然,作為一個每年吸引遊客無數的英倫小鎮,傳統要顧,腹肚更要顧啊!

 

一個人口數不足3萬的小鎮,每年吸引300萬的遊客前來朝聖,必有其驚人之處!是的,因為這裡是英國都鐸王朝 (The Tudors) 時期的大文豪莎士比亞的出生地!照片中這棟看起來歷史悠久的都鐸式小屋就是莎士比亞的故居(Shakespeare's Birthplace)。1847年時,英國政府經由公共募資買下了這座宅邸,將它變成了沙翁紀念館。

 

從另一個角度看沙翁故居,百分之百標準的都鐸式建築。外觀饒有古風!位於亨利街的這處是沙翁故居的背面,想要進入參觀,必須在旁邊的白色建物購票,進入後有一個小花園,布置得極為雅致。沙翁故居目前已經改為博物館,裡面展示莎士比亞的家居生活、擺飾、家具、手稿以及沙翁父親的工作坊(沙翁父親是個羊毛商和手套製作者)等。因為,我們一家人在2012年即已進入參觀過,所以這次從免。

 

補一張201273日所拍沙翁故居庭院的照片,參觀建築物內部必須從右邊小門進去。這個庭院平時也供作小劇場表演。

 

莎士比亞是在1564426日出生在這棟房子裡,成年後離鄉到倫敦,當過演員、編劇、經紀人。1613返回史特拉福居住,三年後過世。為了讓這位中世紀的老文青加持一點文青氣增長功力,咱們家的小文青堅持要在沙翁故居擺PO練一下功!

 

這棟磚造都鐸式建築和沙翁故居相連,側面很清楚的可以看到以粗木組成的骨架,不曉得為何沒上白灰?不過,這樣的建築風格不很「粗線條」嗎?

 

西方國家的觀光景點常常會出現一種化裝成雕像的街頭藝人,他們或著古裝、或著彩衣,站立不動,等待遊客的打賞。亨利街也不例外,我們遠遠的就看到一位雄赳赳的武士,站在小屋旁。

 

趨前一看,人家可是一位戴王冠的國王呢!看他這身重裝備,不去捧個場看似不行了。我們這位國王可很逗趣,會配合遊客擺出各種姿勢。格主站在他旁邊準備合照時,他冷不防的將他手上的寶劍遞了出來,然後就擺了一個帥帥的姿勢。

 

咱家女王、公主、王子當然也要跟他合照。拍完照後,國王很有風度了對女王行了一個吻手禮,將女王逗得花枝亂顫。

 

離開亨利街後,下一個旅遊目標就是亞芬河畔。亞芬河位於亨利街的東南側,步行幾分鐘,就到了Bancroft Garden。照片中花圃前方的磚紅色建築是Royal Shakespeare Company and Theatres,上演戲目都是演沙翁名劇。左邊的藍色平底船棲息在運河裡,目前是一個販賣部。

 

從運河的另一邊看,船是長這個樣子。

 

如果說莎士比亞是史特拉福的聚寶盆應該不為過!君不見,紀念品墊販售的幾乎都是與沙翁相關的產品(我們這邊會說這是「文創」),沙翁的畫像、招牌、塑像到處可見,連賣冰淇淋的平底船也不免俗的畫上莎士比亞,只不過沙翁名劇哈姆雷特手持Yorick頭骨的場景,被移花接木讓莎士比亞自己拿了!莎士比亞如果到了現代,看到自己被畫得那麼Q,不曉得會有什麼感覺。哈~~   

 

運河上有個遊船碼頭,遊客可以在此搭船暢遊亞芬河。這艘遊船駛出了碼頭,進入了窄窄的河道。仔細一看,水閘兩邊的水面竟有高低差(左上)!這要怎麼過啊?別急,人家遊船上的大哥有練過,只見他從船尾跑到柵欄處,鬆開橫木上的轉盤,將橫木往前推,對面有位大姊也做同樣的動作(右上)。於是水閘開了,兩邊的水位平了,然後大哥又跳回船頭,船尾巴的駕駛緩緩的將遊船開過了水閘(左下),最後優雅的滑進了亞芬河,那一頭可有不少白天鵝正等著迎接嘉賓呢(右下)!

 

這條河就是亞芳河了,這裡也有一個小碼頭,遊客可以在此處搭遊船飽覽亞芬河風光;不搭船的話,也可以坐在河畔長椅上,垂柳相伴,悠哉的看著獨木舟和天鵝從水面上划過。

 

橫跨亞芬河的這座典雅的磚造多孔拱橋,名稱叫做克洛普頓橋(Clopton Bridge)。

 

我們過了橋,走到對岸。剛剛看到很多人在划獨木舟,因為橋的對面河邊有一個獨木舟訓練場地,我們走過去後,看到小鐵門沒關,以為可以進去參觀拍照,那知前腳才剛踏進,就被裡面的工作人員趕走了,原來那是個私人產業,是謝絕參觀的!

 

從橋上看到的這棟紅磚建築是「皇家莎士比亞戲院」(Royal Shakespeare Theatre),每年4月初到隔年1月,這裡都會演出莎翁名劇。因為時間緊湊(還要回伯明罕),所以只能遠觀。 

過了橋,沿著河畔散步,看著河中天鵝、雁鴨昂首漫遊,獨木舟、遊船劃水而過。史特拉福是一個可以慢遊、細細欣賞人文景致的地方。不過,格主要跟「老天鵝」抱怨一下,格主兩次造訪史特拉福,上次下著綿綿細雨,這次雲層低垂。我帶了超重的單眼相機和腳架,您竟然賞我這樣的天氣!殘念~~  

arrow
arrow

    sd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